品牌未授权店铺如何处理下架:低价乱价怎么处理?

品牌未授权店铺如何处理下架:低价乱价怎么处理?

盗图侵权:若店铺盗用品牌官网/旗舰店的图片,可发起“著作权侵权”投诉(需提供原图对比);

售假投诉:若怀疑店铺销售假货,可匿名购买取证(将商品寄回品牌方鉴定),凭鉴定报告发起“售假”投诉(成功率超90%)。

平台操作:

淘宝:登录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,提交投诉材料,选择“商标侵权/盗图/售假”类型,平台审核通过后,3-5个工作日内下架违规链接;

拼多多:通过拼多多知识产权维权通道,提交商标证、鉴定报告等材料,平台会对侵权店铺采取“下架商品、扣除保证金、封店”等处罚。

行政/法律介入阶段:针对顽固商家,强化威慑

工商举报:若平台投诉无果,可向商家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(拨打12315或通过“全国12315平台”提交材料),要求其“介入调查未授权销售行为”。工商部门可对商家作出“罚款、经营异常”处罚,情节严重的,平台会清退店铺。

法院起诉:若商家“恶意低价、拒不整改”,且对品牌造成严重损害(如销量下滑、品牌形象受损),可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,要求其“停止侵权、赔偿经济损失(含维权费用)、消除影响。

长效管控:避免反复违规

技术监控:使用第三方控价软件(如“龙图数据”),设置“价格阈值”(例:低于官方价10%预警),实时抓取低价/未授权链接;

渠道优化:定期清理非授权经销商,收紧授权政策(如要求经销商签署“限价协议”);对授权店铺推出“渠道专供款”,避免比价竞争;

法律威慑:对恶意商家,通过“律师函+行业协会联合诉讼”形成威慑,让其不敢再次违规。

二、低价乱价的处理方法

低价乱价(无论是否授权)的核心是破坏品牌价格体系,处理需结合监控、沟通、规则利用,重点解决“价格失控”问题:

价格监控与预警

使用第三方控价软件(如“盛龙电商”),覆盖淘宝、拼多多、抖音等全平台,实时监测商品价格、销量数据,设置“价格预警”(例:价格低于官方价15%时触发警报);

人工定期排查:重点关注“低价且销量异常”的店铺(如拼多多上“价格低于成本价”的商品),避免遗漏。

沟通与调整:解决根源问题

联系商家:询问其“低价销售”的原因(如“库存积压”“引流需求”),尝试通过“调整供货价、提供促销支持”等方式,让其“恢复正常价格”;

规范授权渠道:若商家是“授权经销商”,可通过“扣除保证金、取消授权”等方式,约束其“低价行为”。

利用平台规则与知识产权

投诉侵权行为:若商家存在“盗图、商标侵权、假货”等行为,可发起知识产权投诉(如淘宝“不当使用他人权利”投),平台会对其采取“扣分、降权、下架”处罚;

假货投诉:对“低价售假”商家,通过“匿名购买+鉴定报告”发起“售假投诉”,平台会采取“封店、扣除保证金”等严厉处罚。

4. 第三方专业协助

对“顽固店铺”(如运营3年以上、销量高的未授权店铺),可委托第三方控价公司(如“老花控价”)处理。这类公司熟悉平台规则,拥有“批量投诉、反申诉”经验,能快速解决“低价乱价”问题。

5. 法律与行政手段

工商举报:若商家“低价倾销”(低于成本价销售),可向工商部门举报,要求其“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”;

起诉:若商家“恶意低价”导致品牌“销量下滑、形象受损”,可向法院起诉,要求其“赔偿损失”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证据留存:所有沟通记录、投诉回执、鉴定报告、律师函等材料,需存档至少2年,避免后续纠纷;

平台规则熟悉:不同平台的投诉渠道和要求不同(如淘宝需“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”,拼多多需“知识产权维权通道”),需提前了解;

避免错误投诉:投诉材料需“精准”(如“盗图投诉”需提供“正品图vs盗图”的对比),避免“错误投诉”导致品牌账号被限制;

权衡“下架与收编”:若商家“销量高、市场影响力大”,可考虑“收编为授权经销商”(如提供“独家代理”资格),实现“双赢”。

未授权店铺的下架需**“沟通→投诉→法律”逐步推进**,重点利用“知识产权规则”;低价乱价的处理需**“监控→沟通→规则→第三方”结合**,重点解决“价格失控”问题。两者均需长效管控,避免反复违规。品牌方需根据“侵权程度、市场环境、品牌战略”,灵活选择处理方式(如下架或收编),最终实现“维护品牌形象、保障市场秩序”的目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